货币未来
货币
货币的功能
以物易物:最简单的价值交换,在产品和服务都有限的小群体之间可行。当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多、市场变得更大的时候,需求耦合的问题就会变得很严重(你需要对方的东西,对方不需要你的东西),以物易物就不再可行了。
以物易物的问题
- 价值尺度不匹配:我需要的东西和你拥有的东西在价值上不相同,也无法将其中一个切割成更小的单位。
- 时间不匹配:我出售的东西可能容易腐坏,而我需要的东西可能更加耐久。
- 空间不匹配:我不能用杭州的房子去交换上海的房子。
于是货币就出现了。被人们广泛接受用作交易中介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功能
- 交易中介:解决三方面需求不匹配问题,促进商品交换。
- 价值存储:通过货币进行长期储蓄。要求货币稳定性。
- 记账单位:使经济活动可以用统一计价单位衡量。
成为货币的关键属性
卡尔·门格尔(奥地利经济学派创始人):某种商品能够在自由市场上被选择成为货币的关键性质,是它的适销性——无论何时,其持有者在市场上以微小的价格损失出售该商品的便利性。
I. 适销性:价值尺度、时间和空间上的适销性(流通便利程度)
- 价值尺度适销性:可以方便地分割成更小的单位或者组合成更大的单位。
- 空间适销性:易于携带。
- 时间适销性:保值能力(核心特征)
- 可以保存更长时间、保持物理上的完整性
- 限制新货币单位的生产,保持现有货币单位的价值
- 完成「价值存储」的功能(硬通货难以增加供给,软通货容易增加供给)
II. 存量-增量比:影响货币供给变化幅度
- 存量:现存的供给量
- 增量:下一个时间周期要增加的产量
- 比例越高,表示增长越慢,越适合储值
软通货陷阱:任何物品,一旦被用作价值存储的载体,都会带来供给的增加;任何供给可以轻易大量增加的物品,一旦被选择成为价值存储的载体,都会毁灭存储者的财富。“所以货币一定要有某些自然或人为的限制,限制其流入市场的增量,以保证其保值能力。如果生产货币的成本相对较低,就面临被滥发、供应过多从而贬值的风险。这也是货币必须有一定成本才能长期发挥功能的重要原因。”
健全货币:奥地利经济学派对健全货币的定义:健全货币并不特定是某种商品,健全货币是通过市场上人们的自由选择自然浮现出来的,而不是由当局强加给人们的,货币的价值是由市场互动决定的,不是政府强制规定的
大多数金钱和财富将集中在那些选择最硬和最具适销性的货币形式的人手中。
III. 接受度:被广泛采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不同物品充当货币的历史
原始货币:贝壳、食盐、牲畜;曾经具备最佳存量-增量比。
金属货币:黄金、白银;19 世纪后成为国际标准。
政府货币:法币;技术进步促使此转变。
原始货币
石币、玻璃珠、贝壳、牲畜等都承担过货币的职责,都在某一时期具有高存量低增量的特性,这让它们具有了时间上的适销性,但工业化降低其成本,导致供给激增。从而破坏原有的存量优势,瓦解货币地位。
存量对增量比的平衡决定了货币的硬通货属性和其长期适销性。
金属货币
货币金属的发展
- 早期直接以重量计价(铁、铜等)
- 随冶金发展而成形成标准硬币单位
- 主要货币金属:金、银、铜
各金属货币属性
- 金:易保存、高密度,时空适销最好,作为长期储值
- 银:价值尺度适销好,中小额支付
- 铜:次小额支付
货币金属适销机制
- 早期难开采,具高存量低增量,适销性好
- 从形态到单位标准化,空间适销性改善
- 供需波动给持有者带来价格风险
为什么是黄金
I. 商品货币的陷阱机制
需求增加引起价格波动,加大生产导致价格下跌,损害商品作为货币的主要功能。
任何东西,若想成为良好的价值存储载体,都必须克服这个陷阱:当人们将其用作价值存储工具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它的增值,此时它的生产者一定要受到某种限制,不能大量增加供给进而带来价格下降。
II. 黄金的特殊地位
- 总存量难以增加,年产量难以大幅增长
- 供给弹性最小,价格波动有限
- 长期储值不失真,易于识别
III. 其他货币的金属属性
白银:年产量增速较快,失去地位
铜和其他:作为消费品,掉入商品货币的陷阱
IV. 黄金
- 黄金的化学稳定性使其不可能被销毁
- 黄金不可能通过其他材料合成,只能从矿石中提取
政府货币
政府货币俗称“法币”,表示法令、授权或命令。
I. 政府货币种类
- 可兑换货币:可赎回黄金
- 不可兑换货币:不可赎回黄金
II. 政府货币起源
- 宋代交子:最早的法定货币,超发导致失败
- 元朝钞:超量印刷导致货币贬值崩溃
III. 政府货币特点
- 起初需有黄金或其他货币(美元)支持,才能赋予货币使用价值和流通能力。
- 主流政府货币通过限制增长率,保持支撑能力和适销性
- 强制使用可以延长使用期限,但如果失去支撑,难以长期支持货币地位
IV. 政府货币与商品货币异同
- 商品货币难以控制供应,政府货币容易控制供应
- 政府货币需控制印发量避免贬值
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
二战结束后,美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商讨新建全球货币体系。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可兑换黄金,其他国家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
运行规则
各国货币兑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美元以固定价格兑换黄金。建立 IMF 协调各国货币政策,解决货币不平衡问题。
问题
- 各国无法真正限制货币供给,导致流动性太高。
- 政府经常进行财政和货币干预,造成汇率波动。
- 无助于缓解国际收支危机与贸易不均衡。
实质
- 以美元为中心,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 赋予美国通过货币扩张获取利益的机会
- 无法阻止全球货币贬值,国际金融失控风险较高
- 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真正实现固定汇率,导致国际货币不稳定
凯恩斯主义
作者观点
- 凯恩斯主义中一个危险和错误的概念:政府的军事开支可以促进经济复苏
- 二战期间,各国政府的军事支出似乎促进了经济复苏,但代价是数千万生命的消亡。
- 战后美国政府支出突然缩减,但经济没有如凯恩斯预测的一样衰退,反而高速增长,打击了凯恩斯支出决定论。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念
- 支出理论。总需求决定产出水平,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人们收入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
- 需求不足理论。在经济衰退期,存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需要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扩大需求来提振经济。
- 宏观调控理念。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减轻经济循环中的波动性。
- 短期主义。强调短期内通过增加政府开支等措施刺激需求和经济增长,不太看重长期影响。
- 政府主导角色。强调政府在经济中应扮演主导作用,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主导和影响总需求。
凯恩斯主义在其他方面的作用
- 在经济衰退期间,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减税来刺激增长,这在抑制衰退时可能有一定效果。
- 在经济出现总需求不足时,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这在理论上可能有效。
- 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些国家通过采纳凯恩斯主义政策如公共工程实施等措施,短期内经济可能得到一定恢复。
- 减轻经济波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运用在宏观调控上。
- 提醒政府在必要时采取主动的财政开支和增长措施。
通货膨胀
I.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起因
- 通货膨胀指货币供给的增加,而非货币需求的增加。
- 理想状态下,货币供给量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但现实中任何作为交易工具的东西最终都会“生产更多”。
- 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通货膨胀。
II. 理想货币的属性
- 理想货币供给量应该是被锁定的,没有人能通过生产更多货币谋取暴利。
- 黄金之所以能长期作为货币,是因为每年新开采的数量对总存量影响很小,难以通过增加产量获利。
III. 黄金优于政府货币
- 黄金供给增加难度最大,增幅最小,容易保持价值稳定性。
- 法币由中央银行随意印刷,供给难以控制,长期容易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剥夺储蓄者财富,降低生产率。
总结
通货膨胀源于货币供给过快增长,黄金之所以优良,关键在于其供给难以被人为操控和增加,更容易长期保持货币稳定性。
理论上,理想的货币的供给量应该是被锁死的,这样没有人能生产出更多的货币。在这样的社会中,唯一合法的赚钱途径就是为他人创造有价值的东西,然后与他们交换。每个人都想赚更多的钱,于是每个人都更多地投入工作和生产,于是带来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反过来又促使人们积累更多的资本,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由于可以防止他人虚增数量,这样的货币也是一种完美的价值储存载体;储存在其中的财富不会随着时间贬值,这样就会鼓励人们更多地储蓄,更多地放长眼光考虑未来。随着财富的增长、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对未来的关注的增加,人们开始降低他们的时间偏好,专注于改善生活中非物质的方面,包括致力于精神、社会和文化。
作者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货币体系,但问题是:
完全锁定货币供给量是不是过于极端?经济发展是不是需要适度增加货币供给呢?提高储蓄的倾向真的会提高生活品质和社会进步吗?中国?
这种说法是不是把人类社会的进步完全绑定在货币上了?
资本主义的信息系统
经济问题的本质
- 经济问题不仅是分配资源的问题,更准确的是在没有一个个体或实体掌握全部信息情况下进行资源分配。
- 关于经济状况的知识分散在众多个体中,每个个体只掌握局部信息。
- 生产条件、资源、偏好等决定经济决策的因素复杂多变,没有标准答案。
价格作为信息传递机制
- 价格可以直接反映各种影响供求的基本市场条件,不需要人为解释。
- 价格上升或下降可以立即传达信息,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相应调整。
市场优于计划经济
- 每个参与生产或消费的个体都无法掌握全部信息,但通过价格可以各自做出决策。
- 区分了生产规模和专业化带来的效率递增,这需要价格辅助确定比较优势。
- 放弃价格将导致经济失去必要的协调功能,难以有效运转。
中央计划制资本市场
价格决定资本配置的重要性
- 资本配置关系到各行业生产和经济结构的长期发展
- 缺乏价格机制难以让资本流向生产率最高的地方
中央计划 vs. 自由市场
- 中央计划下,资本无法通过价格竞标配置,难以达到最优配置
- 价格体现各项生产的成本和功效,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资本市场的形成
-
随着生产链增长,企业需要外部资金支持生产
随着生产周期变长,工业化水平提高,单个企业难以依靠内部资源支持全部生产活动。工业化生产需要高额初期投入,与收益有时间上的差距,需要外部支持。
-
机构对储蓄的中介
个人把长期储蓄通过中介机构(银行)以存款方式出让给他人,机构再把这些存款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需要资金的企业。
-
利率形成决定资金流向
利率反映了社会整体的储蓄意愿,利率高时企业借贷成本高,利率低时企业更易获得资金支持生产。
-
促进资金进行最优配置
利率机制下资金倾向于高回报的项目,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支持优质项目的发展,提升整体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现代金融体系
-
商业银行垄断贷款业务
商业银行主要从事贷款和存款业务,通过部分准备金制度,银行可以以低于存款的资金进行贷款。
-
部分准备金制度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大
用户可以随时取回的存款被银行用来发放贷款,实质扩大货币供应。这种货币创造的行为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影响经济。
-
中央银行控制利率调节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利率,影响后者的对外利率,利率越低贷款量越大,扩大货币供应,利率升高则缩小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使用的主要工具包括:设定基准利率、设定存款准备金率、参与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制定贷款资格标准。在任何一本初级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这些工具运行机制的详细解释。简要地说,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以下政策实施货币扩张:① 降低利率,刺激借贷,增加货币创造;②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允许银行增加放贷,增加货币创造;③ 购买国债或金融资产,带来货币创造;④ 放宽贷款资格,允许银行增加放贷,增加货币创造。紧缩的货币政策就是逆转以上这些操作,导致货币供给减少,或者至少是货币供给增长率降低。
商业周期和经济危机
商业周期:经济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的波动
经济危机:商业周期中的严重衰退,通常伴随失业率上升、生产下降和金融市场动荡
央行对资本市场的干预是如何导致经济危机的呢?
- 央行通过操纵利率,可以刺激投资需求,导致投资过剩
- 央行可以操纵利率,是因为不健全货币的存在
- 投资过剩会导致资本品价格上涨,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 经济危机又会进一步加剧资本市场的扭曲,导致更严重的经济危机
具体过程
- 央行降低利率,刺激投资需求。
- 企业和个人借入更多资金进行投资,导致投资过剩。
- 投资过剩导致资本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增加。
- 企业利润增加,刺激消费需求。
- 消费需求增加,导致经济繁荣。
- 经济繁荣导致通货膨胀,央行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
- 利率提高,投资需求下降,投资过剩的问题开始显现。
- 投资过剩导致资本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降。
- 企业利润下降,导致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 经济衰退导致通货紧缩,央行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
- 利率降低,投资需求再次上升,投资过剩的问题再次出现。
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商业周期。
如何解决经济危机?
根本方法是停止央行对资本市场的干预,让资本市场自由运行。
- 停止央行对利率的操纵,让利率由市场供需决定。
- 允许资本品价格下跌,让投资过剩的问题得到纠正。
- 恢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让经济重新回到正轨。
健全的贸易基础
I. 健全货币的重要性
- 健全货币是健全贸易的基础
- 健全货币有稳定的价值,可以作为可靠的记账单位和价值衡量标准
- 健全货币可以促进贸易的自由流动,降低交易成本
II. 健全货币的特征
- 健全货币的价值与黄金挂钩,黄金具有最高的存量-增量比,价格弹性最小,因此其价值保持可预测性和相对稳定性
- 健全货币的供给由市场决定,不受政府干预
- 健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黄金,黄金可以自由流通
III. 健全货币的好处
- 健全货币可以促进贸易的自由流动,降低交易成本
- 健全货币可以稳定经济,防止经济危机
- 健全货币可以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
IV. 建立健全的贸易基础
- 建立健全的贸易基础,需要建立健全的货币体系
- 建立健全的贸易基础,还需要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健全货币和个体自由
政府应该管理货币供给吗?
政府管理货币供给的观点
- 主流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管理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
-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增长,减少失业
- 货币主义者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奥地利学派的观点
- 政府不应该管理货币供给,因为货币是市场产生的,政府干预货币供给会扭曲市场。
- 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购买力,而不是数量。
- 货币升值会鼓励储蓄和投资,降低时间偏好,而货币贬值会提高时间偏好,鼓励消费。
政府控制货币供给的弊端
- 导致繁荣-萧条周期
- 导致不当投资,浪费资本
- 导致通货膨胀,损害储蓄者利益
启示
- 政府应该停止管理货币供给,让货币自由流通。
- 政府应该采用健全货币,如黄金,作为货币。
- 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
数字货币
比特币是货币问题首个真正的数字解决方案,能解决货币的适销性、健全性、所有者主权等问题。
比特币:数字现金
比特币发明之前
现金支付、中介支付
比特币的诞生
中本聪,2009 年,点对点的数字货币。目的是解决传统数字支付方式的缺点,如:需要信任第三方、容易受到欺诈和审查。
比特币的核心特征
验证。只有充分的验证才能消除对信任的依赖。
比特币的特点
- 去中心化
- 安全
- 比特币的交易记录存储在区块链上,无法被篡改。
- 比特币的交易需要经过全网节点的验证,确保交易的安全性。
- 比特币的私钥由用户自己保管,私钥是访问比特币钱包的钥匙,只有持有私钥才能支配比特币。
- 稀缺
- 总量有限,只有 2100 万枚。
- 比特币的挖矿难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挖出新的比特币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 比特币的稀缺性使其具有很高的价值。
- 匿名性
- 比特币交易是匿名的,交易双方不需要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 比特币地址是随机生成的,无法追踪到真实身份。
- 比特币交易记录是公开透明的,但无法知道交易双方是谁。
- 全球性
- 比特币是一种全球性的货币,不受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限制。
- 比特币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不受外汇管制的影响。
- 比特币的汇率是全球统一的,不受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影响。
- 抗审查
- 比特币是一种抗审查性的货币,政府或其他机构无法阻止比特币交易。
- 比特币的总量有限,政府或其他机构无法通过增发货币来稀释比特币的价值。
- 抗通胀
比特币的优势
价值存储
什么东西是真正稀缺的?
纵观历史,我们从未耗尽过任何原材料或资源,相反,当下几乎所有资源的价格都比历史上的价格低。因为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它们所需的时间成本(唯一真正稀缺的资源是时间)。
石油,尽管消费量和产量逐年递增,其探明储量却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其他资源丰富程度各有不同,但结果是类似的。
地壳中最稀有的金属——黄金。在经过几千年的持续开采后,随着技术的进步,黄金年产量还在不断增加。
面对时间,人类的永恒困境是,如何存储自己生产出来的价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实际上都是无限的,只要投入更多的人类时间,这些东西都能生产更多。
在现代经济中,凯恩斯主义的中央银行,总是一边假装对抗通货膨胀,一边逐步或者快速地削减本币的价值。
由于黄金独特的化学属性,没有人能够随意增加黄金的供给,因此在人类历史上,只有黄金近似地解决了价值存储的问题,也给人类带来了一段黄金时代。
但是,随着政府对黄金的控制,黄金的货币角色很快受到限制,政府代之以自己发行的纸币,这种纸币的表现记录非常糟糕。
在比特币发明以前,对所有的货币形式来说,它们的数量都是无限的,因此,长期保值方面都不完美。
无论未来升值多少,只有比特币拥有不被劣化的保证。
存量-增量比
2017 年:比特币的存量-增量比是黄金的一半
2022 年:比特币的存量-增量比超过黄金
2025 年:比特币的存量-增量比超过黄金一倍
此后,会不断快速上升。
2140 年:比特币不再有任何新币产出,存量-增量比会上升为正无穷
个体主权
作为首个电子现金,比特币最重要的价值主张是,让每个人都获得对自己货币的绝对主权。任何拥有比特币的人,都获得了比特币发明之前不可能存在的某种经济自由。比特币的持币者,无须任何人许可,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大量价值移动。比特币的价值不依赖于任何地方的任何实体,因此永远不会被任何实体力量完全阻碍、摧毁或没收。
自现代国家诞生以来,个体第一次拥有了清晰可行的技术工具,可以摆脱政府对个人生活施加的金融影响。
I. 现代民族国家对个体主权的侵犯
- 通过高税收、繁琐的监管和极权冲动,侵犯个体的主权。
- 通过央行滥发货币,使个人的生存和幸福完全依赖政府
许多生产者现在可以选择在他们喜欢的任何地方定居,而他们的产品也越来越信息化和非物质化,可以在瞬间送达全球。由于个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定居和工作,还可以通过电信网络交付产品。因此,政府监管和税收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而言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更多经济生产以无形商品的形式出现,土地和有形生产资料的价值相对下降,暴力占有这些有形生产资料带来的回报也随之降低。当个体自身即是生产资本,生产力与个体自愿密不可分时,以前通过暴力占据有形生产资料达成对生产者进行控制的方式,就变得越来越过时和失效。
最后一块拼图,货币转移和价值转移的方式还依然如旧。尽管信息技术可以颠覆地域的限制,但支付仍然处于政府和国有银行垄断机构的严格控制之下。
加密安全的货币形式,不受任何物理限制,就是最后一块拼图。
II. 比特币对个体主权的保护
- 比特币是一种电子现金,或者通常讲的密码学,是防御性技术,目的是让保护财产和信息的成本远远低于攻击它们的成本。
强大的、牢不可破的公钥密码学与赛博空间中虚拟网络社区的结合,将使经济和社会系统的本质产生有趣而深刻的变化。加密无政府是无政府资本主义在网络空间的实现,让人们可以超越国界,自由地通过共识达成自己希望的经济安排。
- 比特币不受任何实体的控制,因此永远不会被任何实体力量完全阻碍、摧毁或没收。
- 比特币是一种全球性的货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转移,不受任何政府的限制。
III. 比特币的政治愿景
- 比特币的政治愿景是建立一个自由、和平、自愿合作的世界。
- 比特币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犯,包括政府对个人的侵犯。
- 比特币为个人提供了一种摆脱政府控制和通胀的工具。
国际和网上清算
黄金
任何组织都不能大量增加黄金供给,黄金成为同行世界的传统的支付和价值存储结算媒介。
随着各国政府没收黄金,并发行各自的货币,个人之间和银行之间的全球结算不再可能通过黄金来完成,转而通过价值不停波动的国家货币来完成,造成了严重的国际贸易问题。
比特币的发明从根本上创造了一种新的独立的国际结算替代机制,不依赖于任何中介,完全独立于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运行。任何人都可以在不经他人的许可、不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运行节点,发送自己的比特币,这是黄金和比特币之间的重大区别。
比特币是一种可靠的长期价值储存手段,也是一种允许个人进行无许可交易的主权货币形式,这将成为比特币的主要竞争优势。
比特币的优势可能不在于取代现金支付,而在于允许在超远距离上实现现金支付。
比特币既不存在交易对手风险,也不依赖任何第三方,因此特别适合扮演黄金在金本位中扮演的角色。
比特币网络基于这样一种货币形式——任何一家成员银行都不能增加其货币供给,而国家货币的出发点恰恰就是便于增发和政府融资。
比特币是比国家货币更具吸引力的价值存储载体。
比特币经济中的交易数量仍然可以像今天一样大,但这些交易的结算不会发生在比特币主链上。
比特币的出现给支付领域带来了自由市场竞争,无论现有的支付解决方案有多少不足,它们都将因为比特币的出现而获益匪浅。
如果比特币继续升值,并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利用,它将成为“新型央行”的储备货币。
比特币的供给受到严格限制,对央行来说,明智的做法是,花少量资金购买目前比特币供给的一小部分,以防比特币未来大幅升值。
比特币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储备资产,对于面临国际制裁,或者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满的央行来说。
比特币使任何人都可以以较小的成本进行全球支付和最终结算,它用优越且完全可预测的算法取代了人为主导的货币政策。
比特币的主要用途将来自这些竞争优势,而不在于支撑无所不在的或廉价交易的能力。
全球记账单位
- 比特币是否会成为全球贸易和经济活动的记账单位,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 比特币的货币地位是人类行为的自然产物,不是人类设计的理性产物。
- 比特币的波动性可能会让货币理论学家对它成为货币媒介的可能性不屑一顾,但货币理论无法凌驾于人类行为导致的市场自发秩序之上。
- 比特币作为一种价值储存载体,会继续吸引更多的储蓄需求,导致它相对于所有其他形式的货币继续大幅升值,直到成为所有希望有所收获的人的首选。
- 一旦达成某种形式的价值稳定,比特币就将在全球支付清算方面优于国家货币。
- 比特币比黄金更有优势,因为它的结算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而且交易的真实性可以被任何人通过互联网轻松验证,几乎没有成本。
问题
- 比特币的价值稳定性如何能得到保证?
- 通过其供给的可预测性和用户数量的增长来保证。
- 比特币的非货币性需求能否在环节比特币市值波动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 比特币的非货币性需求与货币需求不可分割,因此不能指望比特币的非货币性需求在缓解比特币市值波动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 比特币的波动性是否会成为阻碍其增长和普及的致命缺陷?
- 比特币的波动性可能会阻止它扮演记账单位的角色,直到比特币增长到目前价值的许多倍,全球持有和接受比特币的人口比例增加许多倍。
- 比特币如何才能在全球支付清算方面优于国家货币?
- 比特币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结算,而且交易的真实性可以被任何人通过互联网轻松验证,几乎没有成本,因此比特币在全球支付清算方面优于国家货币。
常见问题
挖矿是浪费资源吗?
节点竞相进行工作量证明,看起来似乎是对电脑计算能力和电力的浪费,然而工作量证明对比特币的运行至关重要。它是产出比特币的成本。
正是因为要消耗电力和算力才能产出新币,比特币才有可能成为硬通货。只有求解工作量证明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和电力,扩大算力的节点才有强烈动机不在自己的区块内打包无效交易。
工作量证明使打包区块的成本极其高昂,同时验证区块有效性的成本极其低廉,这样就几乎消除了任何人创建无效交易的动机。如果有人试图这么做,只会白白浪费电力和算力,而得不到区块奖励。
因此,比特币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技术:它通过算力的消耗,将电力转化为真实的交易记录。节点消耗了电力换来了比特币奖励,因此它们有强烈的动机维护比特币的完整。由于对诚实节点的经济激励,从诞生到今日起,比特币账本都不曾有过纰漏,针对已确认交易的双花攻击从未成功。实际上,比特币账本的这种完整性并不依赖任何一方的诚实。比特币完全依赖验证,无须相信任何人。
比特币是否浪费电力,这个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人们对价值本质的误解。价值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的。世界各地大量发电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电力是否被浪费了,只能由消费这些电力的人评判。那些愿意为比特币网络支付运营成本的人,实际上是在有效利用这种电力消费,这意味着电力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生产的,没有被浪费。从功能上讲,PoW 是人类迄今发明的唯一创造数字硬通货的方法。只要人们觉得值得,这些电力就没有被浪费。
为什么没人能改变比特币?
- 比特币的开发者如果想让他们的代码被接纳,最好保持原来的共识规则不变;比特币矿工如果想获得回报,不浪费挖矿付出的成本,最好的选择也是遵守原有的共识规则;网络用户如果想让自己的交易顺利结算,最好的选择也是维持原有的共识规则。
- 任何一个开发者、矿工或节点都不是比特币不可或缺的,如果偏离了共识规则,最可能的结果都是浪费自己的资源。只要比特币网络为参与者提供正向激励,就没有谁不可替代。
- 比特币这种非常强烈的现状偏好,使改变它的供给或其他重要经济参数极其困难。正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衡,比特币的硬通货属性才获得了认可。如果比特币偏离了这些共识,它的硬通货地位也将严重缩水。
反脆弱性
某种事物能从逆境和混乱中获益的特性。